\n
报告称,名校毕业生收入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优秀高校有着更好的教育体系和资源、更注重对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另一方面是毕业院校资质也成为了一些高薪行业、职位、企业的招聘门槛。
\n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表示,毕业生收入与毕业院校之间存在关联度,国际高校排名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薪酬排名。但这只是说目前单位普遍偏好名校学生,或名校会将优秀企业的人员优先招入,但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可能并不存在类似的差异。
\n从专业上来看,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机械工程专业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报告认为,机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应用于机械产业,而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创新驱动力。在互联网迭代与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下,企业提升核心研发能力的趋势已经形成,因此机械工程专业人才价值居于高位。
\n其他工学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凸显,在毕业生收入排名前10名中占据7席、前20名中占据11席。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
\n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学(6156元/月)与传播学(5918元/月)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高薪代表。
\n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就业群体,2020年应届生人数为874万,而2021年应届生人数将继续创下新高。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目前33.3%的企业已启动秋招,2成还在筹划中,今年没有校招计划的占到46.5%。在招聘面向的毕业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
\n姚凯表示,2021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有喜有忧。一方面随着疫情有所缓解,经济快速恢复,就业市场会逐渐繁荣,就业岗位供给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之前仍然有未及时就业群体,加之部分临时性就业和灵活型就业的现象比较多,后面会存在再就业的需求,也需要有消化的过程。
\n\n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ID:cbn-yicai),已获授权,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n\n',summary:"名校毕业生收入高的原因:学校优秀的教育体系、院校资质是高薪企业的招聘门槛。",date:"2020-09-15T10:47:00.000+08:00",category:"case_study",origin:"第一财经",thumbnail_url:"https://cf.dtcj.com/bb2eeb81-afda-4128-a468-2d3b84652d11.jpg",thumbnail_from:"hippopx",author:"郭晋晖",enable_live:!1,live_state:"pending",likes_count:2,video:null,tags:[{id:33,name:"大学生"}],topic_exist:!1,user_favorite_status:!1},paragraphs:[],noMore:!1,historyTime:null,latestTime:null,live_state:"pending",isSetup:!1,advertisements:[],liked:!1}
名校毕业生收入高的原因:学校优秀的教育体系、院校资质是高薪企业的招聘门槛。
图片来源: hippopx
大学生毕业于哪所学校可能对其刚进入职场时的收入有较大影响,这也成为家长们追求把孩子送入名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智联招聘14日发布的一份名为《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对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及平均月薪进行了追踪。报告认为,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
报告显示,清华大学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学(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学(11199元/月)、浙江大学(11137元/月)位列其后。这四所大学的毕业生现平均月薪均超过万元,除北京大学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头部学府。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学校也都是“高薪人才”的摇篮。
报告称,名校毕业生收入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优秀高校有着更好的教育体系和资源、更注重对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另一方面是毕业院校资质也成为了一些高薪行业、职位、企业的招聘门槛。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表示,毕业生收入与毕业院校之间存在关联度,国际高校排名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薪酬排名。但这只是说目前单位普遍偏好名校学生,或名校会将优秀企业的人员优先招入,但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可能并不存在类似的差异。
从专业上来看,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机械工程专业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报告认为,机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应用于机械产业,而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创新驱动力。在互联网迭代与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下,企业提升核心研发能力的趋势已经形成,因此机械工程专业人才价值居于高位。
其他工学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凸显,在毕业生收入排名前10名中占据7席、前20名中占据11席。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
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学(6156元/月)与传播学(5918元/月)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高薪代表。
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就业群体,2020年应届生人数为874万,而2021年应届生人数将继续创下新高。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目前33.3%的企业已启动秋招,2成还在筹划中,今年没有校招计划的占到46.5%。在招聘面向的毕业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
姚凯表示,2021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有喜有忧。一方面随着疫情有所缓解,经济快速恢复,就业市场会逐渐繁荣,就业岗位供给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之前仍然有未及时就业群体,加之部分临时性就业和灵活型就业的现象比较多,后面会存在再就业的需求,也需要有消化的过程。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ID:cbn-yicai),已获授权,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