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
关于多抓鱼即将在上海开店,我们早有耳闻。
\n八月伊始,安福路上凭空出现了一家「尚未完工」的新店。多抓鱼以「施工中」快闪书店的姿势登陆安福路。
\n仅周末两天,店里就迎接了上千位“捕鱼”爱好者。避开周末,我们趁着周一下午的空档,去安福路一探究竟。
\n这是一家仅营业7天的临时二手书店。
\n「施工中」书店位于安福路300号,前身是相机博物馆。
\n快闪书店的概念,起源于多抓鱼市场部同事在筹备书店时的突发奇想:当他们看着施工时空间里的梁柱、窗户和墙壁,不如就先做一间快闪书店,而书店的名字,就干脆取名叫「施工中」。
\n书店目前只开放二楼,整体面积不算大,总共240平方米,分为「感受的」「思想的」「生活的」三个核心区域。店内共有8000本书,均由编辑团队精心挑选,简繁体中文、英语、日语等语言都有涉及。
\n有看头的还有来到这里的“渔民”(多抓鱼用户的昵称)。他们是没有太多预算的学生,是打扮时髦的自由职业者,是安福路上的常客。除了年轻人外,也有带娃的家长,带孩子来淘淘好书。每个“渔民”都自行捧着一个纸箱,在书店内游走,进行“捕鱼”。
\n在这个超现实的空间里,渔民们互不交流,人手拿着一只【捕鱼盒】在书丛里探险,还不时觊觎着别人怀里的“魚”。
\n在几乎没有外部宣传力量之下,这间快闪店就获得了极大的进店人数,足以证明多抓鱼在上海的品牌影响力。
\n成立于2017年初的多抓鱼至今已有450万注册用户,月销量七十万册,涵盖超过三百万种书籍,日均收购书籍两万本。这是相当可观的数据。
\n二手交易的互联网产品并不少,但多抓鱼凭借独特的气质营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社区感。
\n多抓鱼的用户,自称自己是渔民,这群活跃在网络端的看书之人,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交流。多抓鱼的选书机制和社区制,让表面上的“社恐”渔民们极大几率成为同道中人,“渔民”的年龄跨度和消费频次远高于其它二手书交易市场。
\n第一次走到线下
\n2018年十一期间,多抓鱼在北京举办了首个快闪书店。
\n这是一场极为成功的线下试水,活动总共接纳3000余人,6天共售出20000册二手书,这场由线上联动线下的初次试水受到渔民们的强烈追捧,为用户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二手书消费场景。
\n快闪店的成功助推了团队开一家长期门店的信心。
\n正式开设线下实体店
\n去年秋天,多抓鱼在北京朝阳区的通惠河北路,开出了第一家线下实体的二手循环商店。店内的装潢朴实,陈列的也都是二手商品。三层楼,一半以上的面积都用于摆放书籍。
\n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多抓鱼线上和线下两种场景里,在“渔民”的使用体验与功能设计上的差异与互补:
\n线上,便利和效率是核心,方便买卖交易书籍,能查阅他人的评价,可“搜索式购书”;
\n线下,体验和“淘”为快感,用户与书直接接触,甚至能淘到小众稀缺的图书,还能停下来看书、自习。
\n虽然没有实体空间运营的背景,多抓鱼还是凭借自己对市场和用户的敏锐洞察,开始拓展线下实体店的疆域。
\n据同事介绍,在完成此次快闪店之后,上海店仍会继续闭店装修,直至10月会以完整面貌,正式开业。届时,除了售卖二手书之余,空间内还会售卖其他的二手产品。
\n这也是接下来整个平台的阶段性目标:多抓鱼要打造的不只是二手书店而已。二手循环百货里除了书籍,还有各种琳琅满目的耐用消费品。
\n在多抓鱼看来,团队一点都不担心实体店的价值,比起网店千人千面的数据和算法,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一家由店主精心运营的实体店,承载着品牌甚至主理人的理念,提供优质的内容,供到访者自由探索空间。
\n多抓鱼的线上线下同价,在商品上的独特性,以及选书的长尾效应,能让用户在实体店能淘到更多一票难寻的好书好物。
\n当然,我认为支撑起这门事业,让它变得与众不同的,还是在空间背后,创始人对这块社区赋予的意义:“组建一个线上社区,搭建一个理想城邦,用户就是城市的虚拟居民。”
\n设计一个规则,让社区自发生长,让虚拟居民对这座理想城邦产生情感共鸣,连接在一起完成社区的共建,这就是多抓鱼不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的空间,都给人独特的温暖感的核心所在。
\n\n本文转载自锐裘零售观察(ID:RQmarketing),已获授权,版权归锐裘零售观察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summary:"比起网店千人千面的数据和算法,一家提供优质内容、承载品牌理念的实体店或许能走得更久更远。",date:"2020-08-05T14:54:00.000+08:00",category:"case_study",origin:"锐裘零售观察 ",thumbnail_url:"https://cf.dtcj.com/35f7dfe7-108a-4dea-b720-8d9a54d3bac4.jpg",thumbnail_from:"微博@多抓鱼",author:"",enable_live:!1,live_state:"pending",likes_count:0,video:null,tags:[{id:80,name:"图书"}],topic_exist:!0,user_favorite_status:!1,topics:[{topic_id:110,topic_logo:"https://cf.dtcj.com/319a9ff2-cc2c-4775-8ba7-32f722378d03.jpg",name:"一手不如“二手”香?"}],next_information_id:71882,next_information_title:"Dior和Air Jordan联名的“鞋王”还未发货,二手市场已翻了19倍",next_information_summary:"Air Dior部分黄金鞋码在StockX上竞价高达3.8万美元,是售价的19倍。"},paragraphs:[],noMore:!1,historyTime:null,latestTime:null,live_state:"pending",isSetup:!1,advertisements:[],liked:!1}比起网店千人千面的数据和算法,一家提供优质内容、承载品牌理念的实体店或许能走得更久更远。
图片来源: 微博@多抓鱼
多抓鱼要做的,不只是流通平台,而它的实体店,也不止是一家「二手书店」。
关于多抓鱼即将在上海开店,我们早有耳闻。
八月伊始,安福路上凭空出现了一家「尚未完工」的新店。多抓鱼以「施工中」快闪书店的姿势登陆安福路。
仅周末两天,店里就迎接了上千位“捕鱼”爱好者。避开周末,我们趁着周一下午的空档,去安福路一探究竟。
这是一家仅营业7天的临时二手书店。
「施工中」书店位于安福路300号,前身是相机博物馆。
快闪书店的概念,起源于多抓鱼市场部同事在筹备书店时的突发奇想:当他们看着施工时空间里的梁柱、窗户和墙壁,不如就先做一间快闪书店,而书店的名字,就干脆取名叫「施工中」。
书店目前只开放二楼,整体面积不算大,总共240平方米,分为「感受的」「思想的」「生活的」三个核心区域。店内共有8000本书,均由编辑团队精心挑选,简繁体中文、英语、日语等语言都有涉及。
有看头的还有来到这里的“渔民”(多抓鱼用户的昵称)。他们是没有太多预算的学生,是打扮时髦的自由职业者,是安福路上的常客。除了年轻人外,也有带娃的家长,带孩子来淘淘好书。每个“渔民”都自行捧着一个纸箱,在书店内游走,进行“捕鱼”。
在这个超现实的空间里,渔民们互不交流,人手拿着一只【捕鱼盒】在书丛里探险,还不时觊觎着别人怀里的“魚”。
在几乎没有外部宣传力量之下,这间快闪店就获得了极大的进店人数,足以证明多抓鱼在上海的品牌影响力。
成立于2017年初的多抓鱼至今已有450万注册用户,月销量七十万册,涵盖超过三百万种书籍,日均收购书籍两万本。这是相当可观的数据。
二手交易的互联网产品并不少,但多抓鱼凭借独特的气质营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社区感。
多抓鱼的用户,自称自己是渔民,这群活跃在网络端的看书之人,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交流。多抓鱼的选书机制和社区制,让表面上的“社恐”渔民们极大几率成为同道中人,“渔民”的年龄跨度和消费频次远高于其它二手书交易市场。
第一次走到线下
2018年十一期间,多抓鱼在北京举办了首个快闪书店。
这是一场极为成功的线下试水,活动总共接纳3000余人,6天共售出20000册二手书,这场由线上联动线下的初次试水受到渔民们的强烈追捧,为用户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二手书消费场景。
快闪店的成功助推了团队开一家长期门店的信心。
正式开设线下实体店
去年秋天,多抓鱼在北京朝阳区的通惠河北路,开出了第一家线下实体的二手循环商店。店内的装潢朴实,陈列的也都是二手商品。三层楼,一半以上的面积都用于摆放书籍。
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多抓鱼线上和线下两种场景里,在“渔民”的使用体验与功能设计上的差异与互补:
线上,便利和效率是核心,方便买卖交易书籍,能查阅他人的评价,可“搜索式购书”;
线下,体验和“淘”为快感,用户与书直接接触,甚至能淘到小众稀缺的图书,还能停下来看书、自习。
虽然没有实体空间运营的背景,多抓鱼还是凭借自己对市场和用户的敏锐洞察,开始拓展线下实体店的疆域。
据同事介绍,在完成此次快闪店之后,上海店仍会继续闭店装修,直至10月会以完整面貌,正式开业。届时,除了售卖二手书之余,空间内还会售卖其他的二手产品。
这也是接下来整个平台的阶段性目标:多抓鱼要打造的不只是二手书店而已。二手循环百货里除了书籍,还有各种琳琅满目的耐用消费品。
在多抓鱼看来,团队一点都不担心实体店的价值,比起网店千人千面的数据和算法,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一家由店主精心运营的实体店,承载着品牌甚至主理人的理念,提供优质的内容,供到访者自由探索空间。
多抓鱼的线上线下同价,在商品上的独特性,以及选书的长尾效应,能让用户在实体店能淘到更多一票难寻的好书好物。
当然,我认为支撑起这门事业,让它变得与众不同的,还是在空间背后,创始人对这块社区赋予的意义:“组建一个线上社区,搭建一个理想城邦,用户就是城市的虚拟居民。”
设计一个规则,让社区自发生长,让虚拟居民对这座理想城邦产生情感共鸣,连接在一起完成社区的共建,这就是多抓鱼不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的空间,都给人独特的温暖感的核心所在。
本文转载自锐裘零售观察(ID:RQmarketing),已获授权,版权归锐裘零售观察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