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瑞幸们扎堆开到小学门口,新场景藏着什么商业密码?
瑞幸们扎堆开到小学门口,新场景藏着什么商业密码?

小学门口开咖啡馆,看似小众,其实反映了咖啡消费场景的不断细化,本质不是“在哪里卖”,而是“为谁而卖”。

伍月

咖门

2025.07.02

图片来源: pexels

“送完娃来杯冰美式,接娃前约个闺蜜局。”

最近,在重庆、杭州、南京等地出现有趣现象:小学旁的咖啡馆,正被一波精致宝妈团“占领”。

宝妈们把接送孩子的碎片时间,变成了难得的“短暂放空”。类似场景正在越来越多城市流行。

以后开咖啡店要考虑小学门口了?

小学门口的咖啡馆,正承包宝妈的下午茶?

“娃上学了,妈出来喝个咖啡,无缝切换独处模式!”

“以前车里等娃,现在喝咖啡social等娃,幸福感蹭蹭上升。”

最近,我发现开在小学校门口的咖啡馆,正悄然成为宝妈们心照不宣的“社交驿站”。

比如位于杭州的“歇一歇咖啡”,与学正小学仅一路之隔。每天下午两三点就开始热闹起来,接孩子的家长三三两两结伴进店。

“接娃前来这儿坐坐都成习惯了”,一位家住附近的宝妈表示,“跟几个相熟的家长聊聊天,说说孩子的事儿,不知不觉就到点儿了。”

这家店上下两层,每层约80㎡。菜单上除了经典的美式、拿铁等,还有奶茶、果茶等不含咖啡因的饮品。还有现烤面包、甜点,和饮料搭配着卖很受欢迎。客单在10元到30元,比较亲民。

店主肖肖告诉我,开这家店是出于情怀。“附近没有带空间的咖啡店,我就想让大家有个地方可以坐一坐、歇一歇,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种草:“接娃放学的宝藏咖啡店,布置得很温馨,等待不会无聊”“第一次来就被圈粉了,绝对是接娃党的福音!”……

在上海,这样的场景更为常见,不少年轻宝妈送完孩子再折返咖啡店完成“自我充电”,她们或打开电脑处理工作,或约闺蜜小聚,还有人带着Kindle读小说。

“这里就是成年人的托管所”,一位宝妈笑着说,“一杯咖啡的功夫,足够让我回家继续当个温柔耐心的好妈妈。”

同样的画面也在南京、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上演。

尤其在孩子上兴趣班的1~2小时间隙,培训机构周边的咖啡馆更成了家长们的“刚需歇脚点”。

“陪娃上课的基础配置,必须是咖啡加书本”“把孩子送进英语教室,转身就能喝到现磨咖啡,这才是等娃的正确打开方式”……社交平台上,宝妈们毫不吝啬地分享着这份“偷来的时光”。

然而,在这些热闹背后也有争议,有人质疑这是不是“伪需求”,“接娃的大都是爷爷奶奶,谁会去咖啡店?”“送完孩子急着赶去搬砖,哪有时间喝咖啡?”

不过也有人笃定这是“新刚需”,宝妈的碎片化需求正催生消费新场景。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校门口的咖啡馆,有3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详细调查后我发现,真相远比想象中丰富有趣——

1、不只宝妈们爱去,真实客群很丰富

校门口的咖啡店虽被贴上“宝妈社交新据点”的标签,但它绝非“妈妈专属”。

“歇一歇咖啡”店长肖肖告诉我,虽然开在小学门口,但本质上是一家社区店,服务的是周边小区住户。

“从移动办公的白领,到不方便居家办公的父母,再到需要线上会议或上课的大学生都是我们的目标客群。”

肖肖介绍,周围住宅比较密集,加上培训机构集中,确实让带孩子的家长成为重要客群。但紧邻和达东东城商圈的地理位置,也帮助小店带来一些随机客流。

而在重庆渝中区,瑞幸咖啡(中雅大厦店)开在人和街小学对面。

附近居民表示,这家店生意还不错,经常有人排队。“早上送完孩子顺道买咖啡的爸妈,和赶去设计院上班的年轻人特别多。”

另外,学校的教职工也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稳定的日常客流,又与宝妈群体形成互补。

2、接送孩子的人流难支撑,依赖周边业态

“校门口咖啡馆”本质上是“社区店/写字楼店+家长等待区”的结合体,光靠接送孩子的短暂人流是撑不起来的。

盘点不少开在校门口的咖啡店,更多依赖的是周边社区或写字楼的固定客群。特别是培训机构聚集地,家长送完孩子后会有较长的等待时间,咖啡馆就成了“休息站”。

“孩子下午3点多放学,紧接着要上一个小时的奥数班,我只能在附近等,有家咖啡馆正好。”北京一位宝妈表示。

相对来说,中高端社区或者年轻人多的区域,咖啡消费更普遍,更愿意为环境买单。

挪瓦咖啡郑州城市合伙人马霖表示,商圈土壤、商品适配力、消费者真实画像,远比“校门口”三个字更重要。在他看来,只要小学附近存在咖啡的潜在消费客群,完全可以开店。

但如果周边环境不匹配,仅依赖学校的接送人流显然过于理想化。

3、解决等人痛点,舒适“第三空间”是必备

校门口咖啡店被父母青睐,很大原因在于它“离得近、坐得下、等得舒服”。

比如上文提到的“歇一歇咖啡”店,两层160平的空间,有WiFi、插座,环境布置得像自家客厅。一位经常光顾的宝妈说:“这里的咖啡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附近等孩子最舒服的地方。”

“平时只能在车里刷手机,或者站在路边干等,有个咖啡店能坐下来享用下午茶或处理工作都会更方便”,一位家长表示。

一般校门口咖啡店需满足距离近、座位舒适、氛围放松等条件,这样给家长一个体面的等娃场所,才能赢得更多顾客。

咖啡场景颗粒度不断细化

小学门口开咖啡馆,看似小众,其实反映了咖啡消费场景的不断细化。

近年来,随着咖啡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圈、写字楼、购物中心、社区等场景,咖啡店渗透进更多生活日常。

咖门之前报道过开在医院、校园、法院、停车场、派出所、郊区等地的咖啡馆。这些选址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特定咖啡需求,也为咖啡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特殊选址,本质不是“在哪里卖”,而是“为谁而卖”。

正如一位咖啡人所说:“没有绝对好或坏的选址,只有适不适合的场景。在咖啡场景颗粒度不断细化的当下,找到与目标客群相匹配的场景才是关键。”

 

本文转载自咖门(ID:KamenClub)已获授权,版权归咖门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24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