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n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n在前置仓赛道已从“流量红利”进入“效率红利”的时代,朴朴超市仍需在深耕与扩张之间,寻找到那个最优平衡点。
图片来源: pexels
朴朴超市又一次被推上风口,起因是市场传闻其或赴港IPO。
5月19日,华尔街见闻援引独家消息称,朴朴超市的运营主体福州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接触多家头部投行,筹划赴港上市。
有媒体就此向朴朴超市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应是:不予置评。
这种“不置可否”的回应,反而增加了传闻的可能性。更何况,早在2022年,朴朴就已完成红筹架构,彼时,外界已嗅到其资本化的欲望。如今时隔三年,“低调”的朴朴再次走向台前,只不过这次,带着的是一份已实现年度盈利的答卷。
当下,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一边,是资本市场回暖,前置仓模式在一地鸡毛后已经出现了盈利样本;另一边,是朴朴这几年越走越“克制”的扩张节奏。从2022年起就传出上市动作,直到2024年首次全年盈利,才又一次欲敲开IPO的大门。
朴朴超市并不“广”,但足够“深”。
自2016年成立于福州以来,朴朴始终没有采取激进扩张的策略,而是沿着福建、广东两省深耕细作,截至2025年5月,其业务覆盖福州、厦门、泉州、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成都和武汉9个城市,拥有400多个前置仓。
2024年,朴朴实现全年营收约300亿元,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7.5%以内。
更有意思的是,有媒体报道,2024年在福州和厦门两个“根据地”,朴朴超市的市场渗透率高达70%,并在这两座城市中做到单仓日均3500单的高密度运转,其福州地区的客单价甚至高达80元,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朴朴的打法,是“反规模逻辑”的一种:不贪图全国性覆盖,而是通过城市密集布仓、SKU全品类化(单仓容纳6000-8000SKU)、配送半径控制在1.5公里内,以大仓(800-1000平)模型推动区域高效运转。
在行业流行“全国化故事”的前提下,朴朴讲了一个“区域王者”的另类剧本。而恰恰是这种不寻常的战略,使得它在资本重新回归理性、追求盈利能力的当下,更显得“有说服力”。
朴朴之所以能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成本结构的极致优化。
有分析人士透露,从“大仓-前置仓”的两级体系,到自有品牌的推进(2024年自有品牌销售额突破50亿元,占总营收15%-20%),再到深度绑定本地供应链(例如福建本地农协直采率超过80%),朴朴压缩了传统生鲜从产地到消费者的7个流通环节至3个,损耗率控制在3.5%左右。
但正如所有“深耕型”企业会遇到的天花板问题一样,朴朴也面临一个清晰的瓶颈:区域扩张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2024年仅新增成都一城,2025年规划新增泉州一地,整个拓城节奏明显偏缓,但却稳。
其原因并不复杂:朴朴的运营模型要求较高的前置投入——一个标准仓成本超过500万元,同时需要密集订单与高用户粘性来摊平履约费用。一旦进入新的城市,初期获客成本、供应链建设成本、管理半径扩大等都将冲击盈亏平衡点。
“深但不广”的策略让朴朴短期盈利,但也为其未来更大的带来挑战。
2021年前后,前置仓模式迎来融资高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先后赴美上市。然而几乎是同步地,资本市场开始冷却,前置仓赛道暴露出结构性问题——出现高履约成本、高损耗、低客单价的“三角困局”。
每日优鲜市值一度冲高至32亿美元,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退市,叮咚买菜通过收缩,却撑住阵地,站稳了脚跟,更是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
2024年全年,叮咚买菜实现GMV 255.6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收入230.7亿元,同比增长15.5%。在Non-GAAP标准下,实现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8倍以上。
朴朴超市未选择盲目扩张,也因此受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朴朴是这个赛道的“最优解”。
在商品层面,盒马已通过“盒马工坊”强化预制菜、高毛利商品的比重(自有品牌销售额超200亿,占比25%以上),而叮咚则以“良芯匠人”等品牌探索食品工业化路径,自有品牌占比已突破35%。
相比之下,朴朴的自有品牌仍以食品、日用品为主,品类集中、毛利空间会被进一步限制,整体竞争力可能略显保守。
此外,在即时零售平台异军突起的背景下,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等以平台赋能小B商家、类前置仓模型冲击零售业态,更有小象超市大肆扩张,也在侵蚀朴朴超市们的生存空间。
朴朴既与叮咚、盒马等竞争,又在与美团、京东这类平台型对手进行资源整合能力的比拼。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市也只是拐点,更是考验。朴朴超市欲冲刺IPO,是“前置仓2.0时代”的重要注脚。
它用六年时间在福州复制出高密度布仓模型,又用三年时间走过盈利路径。它是那种在早期资本热潮中“躲过风口”、在泡沫退潮后仍能站稳脚跟的玩家。
当然,即便其成功上市,但这也不是结局,而是新战局的开始。
一旦踏上资本市场的跑道,朴朴需要讲出“全国化”的新故事,这对其供应链纵深能力、组织弹性、人才储备都是巨大挑战。
尤其是在其90%营收集中在福建、广东两省的背景下,能否快速渗透更多城市,是资本最关心的命题。
前置仓赛道已从“流量红利”进入“效率红利”阶段,生鲜零售的战斗,也从城市地图延伸到了组织、商品、系统和人。
朴朴超市仍需在深耕与扩张之间,寻找到那个最优平衡点。
本文转载自灵兽(ID:lingshouke)已获授权,版权归灵兽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