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n
2012年煌上煌上市,成为“卤味第一股”后,卤制品行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期。如今,二级市场中,绝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鸭“三国杀”的局面正被紫燕食品改写。
\n据《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周黑鸭和绝味食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和9%,煌上煌和紫燕食品分别各占有约3%的市场份额。
\n但在佐餐卤制食品市场,紫燕食品自称是“老大”。招股书显示,2020年,紫燕食品在国内卤制食品市场零售端的占有率约为1.48%-1.84%,在国内佐餐卤制食品行业前五大品牌中排名第一。
\n在经营模式上,2016年,紫燕食品将直接加盟模式调整为“公司—经销商—终端加盟门店—消费者”的两级销售网络。
\n截至2021年,紫燕食品前五大经销商贡献了公司当年营收的62.11%,平均单个经销商拥有约51家门店。对比绝味食品、周黑鸭以及煌上煌主要采取一级加盟模式,全国门店虽多且自负盈亏,但主要受公司直接管辖。
\n对于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问题,紫燕食品表示,公司掌握了实现业务拓展最根本的产品品控、研发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且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的不断增强,公司渠道管控能力不断增强,个别经销商切换对公司影响较小。
\n值得一提的是,经销模式下,公司经销商实际控制人中有12名紫燕食品前员工,这些员工离职前大多是区域管理团队核心人员。其中,邓绍彬和谢斌两人皆为邓惠玲的亲属。
\n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向前员工经销商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9.23%、86.61%、84.44%和79.58%。报告期内,经销模式的营收占比均在95%以上,可以说“自家人”把控着紫燕食品的营收。
\n受二级经销商模式影响,2022年上半年,紫燕食品营收16.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331.94万元,出现了27.16%的下滑。对此,紫燕食品称主要是疫情和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导致的净利润下滑。
\n在成本构成中,紫燕原材料占其主营业务成本80%以上,其中整鸡、牛肉、鸡爪、牛杂、猪蹄、猪耳等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50%以上。因此,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影响紫燕食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n相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绝味食品营收33.36亿元,同比增长6.11%,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68.57%,其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4921家。
\n周黑鸭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11.81亿元,同比下滑18.71%,归母净利润1837.7万元,同比下降91.99%,线下门店总数达3160家,其中特许门店增至1818家。
\n煌上煌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11.82亿元,同比下滑15.98%,归母净利润7991.55万元,同比下滑46.7%,煌上煌门店数量4024家。
\n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上半年,紫燕食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46%、30.45%和27.09%,显著低于另外三家可比公司。紫燕食品2021年毛利率为26.06%,而同期周黑鸭、绝味食品和煌上煌的毛利率为57.78%、31.68%和33%。
\n紫燕食品表示,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水平,毛利率波动趋势与同行业存在一定差异。公司与煌上煌、绝味食品、周黑鸭均属于卤制食品行业,整体具有一定可比性,但公司在业务模式、销售渠道、产品定位方面与同行业公司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公司毛利率水平及变动情况与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n周黑鸭业绩逐年下滑,绝味交出最差利润表,煌上煌营收和净利双降,昔日鸭王三巨头成了“落难”三兄弟,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n卤制食品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但市场十分分散。长期以来卤制食品尤其是佐餐类卤制食品经营者多为个体工商户,通过“路边摊”“夫妻店”等方式经营,经营规模较小。
\n分散和变化中的卤味市场为新老品牌提供了无限可能。
\n一方面,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者偏好正面临巨大迭代,年轻世代成为消费主力,追求新潮、便利、高性价比。
\n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更多元化,刺激行业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互联网红利结束,直播生意洗牌、社区消费场景快速崛起,都对快消品行业参与者提出重新布局渠道、灵活调整资源配置的要求。
\n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危中谋变,紫燕食品、德州扒鸡上市破局,麻爪爪、盛香亭、王小卤等新锐频现,竞争加剧,卤味江湖暗潮涌动。谁是下一个“万店之王”?
\n\n
本文转载自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已获授权,版权归观潮新消费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n\n
\n\n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n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n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危中谋变,紫燕食品、德州扒鸡上市破局,麻爪爪、盛香亭、王小卤等新锐频现,竞争加剧,卤味江湖暗潮涌动。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作者:王尔德
编辑:紫苏
来源: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2012年煌上煌上市,成为“卤味第一股”后,卤制品行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期。如今,二级市场中,绝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鸭“三国杀”的局面正被紫燕食品改写。
据《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周黑鸭和绝味食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和9%,煌上煌和紫燕食品分别各占有约3%的市场份额。
但在佐餐卤制食品市场,紫燕食品自称是“老大”。招股书显示,2020年,紫燕食品在国内卤制食品市场零售端的占有率约为1.48%-1.84%,在国内佐餐卤制食品行业前五大品牌中排名第一。
在经营模式上,2016年,紫燕食品将直接加盟模式调整为“公司—经销商—终端加盟门店—消费者”的两级销售网络。
截至2021年,紫燕食品前五大经销商贡献了公司当年营收的62.11%,平均单个经销商拥有约51家门店。对比绝味食品、周黑鸭以及煌上煌主要采取一级加盟模式,全国门店虽多且自负盈亏,但主要受公司直接管辖。
对于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问题,紫燕食品表示,公司掌握了实现业务拓展最根本的产品品控、研发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且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的不断增强,公司渠道管控能力不断增强,个别经销商切换对公司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经销模式下,公司经销商实际控制人中有12名紫燕食品前员工,这些员工离职前大多是区域管理团队核心人员。其中,邓绍彬和谢斌两人皆为邓惠玲的亲属。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向前员工经销商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9.23%、86.61%、84.44%和79.58%。报告期内,经销模式的营收占比均在95%以上,可以说“自家人”把控着紫燕食品的营收。
受二级经销商模式影响,2022年上半年,紫燕食品营收16.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331.94万元,出现了27.16%的下滑。对此,紫燕食品称主要是疫情和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导致的净利润下滑。
在成本构成中,紫燕原材料占其主营业务成本80%以上,其中整鸡、牛肉、鸡爪、牛杂、猪蹄、猪耳等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50%以上。因此,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影响紫燕食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相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绝味食品营收33.36亿元,同比增长6.11%,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68.57%,其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4921家。
周黑鸭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11.81亿元,同比下滑18.71%,归母净利润1837.7万元,同比下降91.99%,线下门店总数达3160家,其中特许门店增至1818家。
煌上煌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11.82亿元,同比下滑15.98%,归母净利润7991.55万元,同比下滑46.7%,煌上煌门店数量4024家。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上半年,紫燕食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46%、30.45%和27.09%,显著低于另外三家可比公司。紫燕食品2021年毛利率为26.06%,而同期周黑鸭、绝味食品和煌上煌的毛利率为57.78%、31.68%和33%。
紫燕食品表示,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水平,毛利率波动趋势与同行业存在一定差异。公司与煌上煌、绝味食品、周黑鸭均属于卤制食品行业,整体具有一定可比性,但公司在业务模式、销售渠道、产品定位方面与同行业公司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公司毛利率水平及变动情况与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周黑鸭业绩逐年下滑,绝味交出最差利润表,煌上煌营收和净利双降,昔日鸭王三巨头成了“落难”三兄弟,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卤制食品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但市场十分分散。长期以来卤制食品尤其是佐餐类卤制食品经营者多为个体工商户,通过“路边摊”“夫妻店”等方式经营,经营规模较小。
分散和变化中的卤味市场为新老品牌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方面,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者偏好正面临巨大迭代,年轻世代成为消费主力,追求新潮、便利、高性价比。
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更多元化,刺激行业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互联网红利结束,直播生意洗牌、社区消费场景快速崛起,都对快消品行业参与者提出重新布局渠道、灵活调整资源配置的要求。
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危中谋变,紫燕食品、德州扒鸡上市破局,麻爪爪、盛香亭、王小卤等新锐频现,竞争加剧,卤味江湖暗潮涌动。谁是下一个“万店之王”?
本文转载自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已获授权,版权归观潮新消费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