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
雪王超百亿的收入从哪里来?加盟门店是直接贡献者。
\n加盟模式是蜜雪的核心经营方式。截至今年Q1,蜜雪加盟店与直营店分别为22229家、47家,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收入来自于电商渠道售卖周边商品,但相比于加盟店业务,后两者的业务贡献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n但蜜雪的收入并非来自于收受加盟费。恰恰相反,加盟费贡献的比例很小。
\n根据招股书,蜜雪2021年主营收入Top3分别为食材、包材、设备设施,三者占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70%、17%、6.7%。这一构成与此前2019年、2020年情况基本一致。相比之下,来自加盟商管理的收入占比在2019年-2021年分别仅为2.34%、2.14%、2.62%。
\n食材、包材,是一杯茶饮出品的核心成本要素。从过去三年来看,二者对蜜雪的收入贡献比例均超过85%。也即是说,蜜雪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供应链,只不过跟其他供应链公司的区别在于,他们面对的是产品高度标准化、超过2万家的终端加盟门店。
\n蜜雪诞生于1997年,同一年出生的还有coco都可,尽管有着20余年发展历史,但蜜雪的发展初期坎坷起伏,包括在郑州总部的发展历史墙上,有着类似“拆迁x6”、“副业x19”、“负债x15”等略显夸张的标识。
\n在很长一段时间,蜜雪跟coco都可、一点点相比并不出彩,2019年是一个关键分水岭,当年门店数达到7225家,这之后疫情来临,蜜雪门店规模却继续保持高增长,分别在2020年、2021年进一步增长到1.3万家、2.1万家。
\n中国餐饮的“万店”品牌并不多,但从增速和预期来看,瑞幸、星巴克中国、古茗等一批饮品品牌,很快也将加入进来。
\n对于蜜雪来说,尽管在今年放开了乡镇市场加盟,但主品牌的规模增长可能即将见顶。
\n常温物流能力,可以很容易支撑蜜雪触达到全国乡镇市场,但要想在城市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品质升级,比如用新鲜水果和鲜奶,逐步完成对风味饮料浓浆、植脂末的取代,而这对冷链提出了高要求。
\n相对于中高端茶饮,蜜雪的冷链建设较晚,直到2021年才在门店推出冷链饮品。从蜜雪的招股书来看,蜜雪此次计划募集资金65亿元,其中生产端的投资占到募集资金的近一半金额,且主要投入于食品加工项目、冷冻水果深加工等方面。
\n补充冷链之后市场反响明显,但也会抬高物流成本。
\n从招股书来看,目前以常温供应链为主的蜜雪,运输费用占营收比例在2019-2022Q1分别为2.82%、2.95%、2.94%、2.92%,尽管整体有升高趋势,但费用比例仍相对稳定。但当冷链成为门店标配,这种物流费用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n本文转载自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已获授权,版权归36氪未来消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n\n
\n\n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n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n茶饮品牌赚吆喝,蜜雪冰城赚钱。
图片来源: pexels
这家主攻下沉市场的茶饮连锁品牌,有着可怕的赚钱能力。
招股书显示,2021年蜜雪实现营收103.5亿元,净利润19.1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卖出1块钱,便有约2毛的净利润进账。在这之前的2020年、2019年,蜜雪的净利润率也分别保持到13.5%、17.1%的水平。
一位饮品创业者告诉36氪未来消费,餐饮行业净利的平均水平在5%-8%,能超过10%的寥寥,而蜜雪直接做到了两、三倍的水平。一些消费创投人士看完这份财报之后,纷纷用“NB”、“雪王”、“信心支柱”来表达惊讶之情。
雪王超百亿的收入从哪里来?加盟门店是直接贡献者。
加盟模式是蜜雪的核心经营方式。截至今年Q1,蜜雪加盟店与直营店分别为22229家、47家,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收入来自于电商渠道售卖周边商品,但相比于加盟店业务,后两者的业务贡献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蜜雪的收入并非来自于收受加盟费。恰恰相反,加盟费贡献的比例很小。
根据招股书,蜜雪2021年主营收入Top3分别为食材、包材、设备设施,三者占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70%、17%、6.7%。这一构成与此前2019年、2020年情况基本一致。相比之下,来自加盟商管理的收入占比在2019年-2021年分别仅为2.34%、2.14%、2.62%。
食材、包材,是一杯茶饮出品的核心成本要素。从过去三年来看,二者对蜜雪的收入贡献比例均超过85%。也即是说,蜜雪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供应链,只不过跟其他供应链公司的区别在于,他们面对的是产品高度标准化、超过2万家的终端加盟门店。
蜜雪诞生于1997年,同一年出生的还有coco都可,尽管有着20余年发展历史,但蜜雪的发展初期坎坷起伏,包括在郑州总部的发展历史墙上,有着类似“拆迁x6”、“副业x19”、“负债x15”等略显夸张的标识。
在很长一段时间,蜜雪跟coco都可、一点点相比并不出彩,2019年是一个关键分水岭,当年门店数达到7225家,这之后疫情来临,蜜雪门店规模却继续保持高增长,分别在2020年、2021年进一步增长到1.3万家、2.1万家。
中国餐饮的“万店”品牌并不多,但从增速和预期来看,瑞幸、星巴克中国、古茗等一批饮品品牌,很快也将加入进来。
对于蜜雪来说,尽管在今年放开了乡镇市场加盟,但主品牌的规模增长可能即将见顶。
常温物流能力,可以很容易支撑蜜雪触达到全国乡镇市场,但要想在城市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品质升级,比如用新鲜水果和鲜奶,逐步完成对风味饮料浓浆、植脂末的取代,而这对冷链提出了高要求。
相对于中高端茶饮,蜜雪的冷链建设较晚,直到2021年才在门店推出冷链饮品。从蜜雪的招股书来看,蜜雪此次计划募集资金65亿元,其中生产端的投资占到募集资金的近一半金额,且主要投入于食品加工项目、冷冻水果深加工等方面。
补充冷链之后市场反响明显,但也会抬高物流成本。
从招股书来看,目前以常温供应链为主的蜜雪,运输费用占营收比例在2019-2022Q1分别为2.82%、2.95%、2.94%、2.92%,尽管整体有升高趋势,但费用比例仍相对稳定。但当冷链成为门店标配,这种物流费用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本文转载自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已获授权,版权归36氪未来消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