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618不香了?线下化妆品店爱上“自己造节”
618不香了?线下化妆品店爱上“自己造节”

造节促销是为了刺激销量,不能提升业绩的“造节”都是自嗨。

张钊

化妆品财经在线

2021.06.21

图片来源: pexels

当线上在大张旗鼓做618促销时,线下化妆品店都在做什么?他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每年的年中大促?

又是一年618,这个被京东打造出来的电商节,相比往年,今年预售的时间更为提前,持续近一个月,堪称“史上最长618”。天猫、京东等平台已从5月24日开启618预售,消费者可提前预付定金,在6月1日支付尾款。

有数据显示,在开启预售当天,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观看场次均破亿,销售额也都超过20亿元,京东预售订单额整体同比增长高达640%,线上平台纷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然而,和线上早早开启预售相反,线下渠道显然没有跟上“节奏”。

当《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联系深圳化妆品连锁店乐沙儿总经理陈海钧时,他给的反馈是并没有开展特别的618促销活动,还是跟着平常的方案走。显然,在乐沙儿系统,似乎已经不需要“618”了。

两级分化的背后,是线上和线下的两种态度。

从这几年美妆行业CS渠道来看,他们要的并不是一个促销节点,而是需要有着更明确目标的促销活动——淡季引流、粘性消费等等。更直白地说,造节促销是为了刺激销量,因此,不能提升业绩的“造节”都是自嗨。

逐渐弱化的618,线下跟进还是不跟进?

今年618活动,天猫在满200减30的基础上,平均每天再补贴5亿,预计补贴超100亿。例如在主播的直播间里购买商品,不仅可以领取商品优惠券,还可以抢红包雨,加上赠品的价值,不少商品折扣力度接近买一送一。在线下大同小异,满减、打折、秒杀等等,成为促销的常规方案。

目前,从记者了解到的线下渠道反馈看,这个仅次于双十一的大型促销节日,已经带不动货了。

湖南香妃行总经理蒋狄认为,大型促销已经不能为门店带来客流,相反过去由于打折的活动太多,消费者已经不会刻意在促销的时候囤货了,她们知道只要有需要,店铺就会在打折,什么时候来买都一样。

湖北美妆连锁金梦妆今年“618”活动从6月15日至6月25日,有三套福利给予消费者,一是充1元享108元,充128元享972元,充271元享997元;二是花0.1元抢399元优惠券;三是折后满300再减30元。此外,还有护肤、面膜、防晒产品的秒杀,折扣大多是五六折优惠。而国际大牌则多是第一件7.9折,第二件6.9折的力度。

事实上,随着线上渠道的全面爆发,近年来不管是“双11”、“618”还是“520”、“七夕”等电商促销的日子,线下只是在“被迫”跟进,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其营收和折扣力度,远没有店庆时候的热闹。这些鳞次栉比的节日,无形间是弱化了“双十一”、“618”等大促的吸引力。

“不跟进这些活动,显得我们店铺在618期间一点动静都没有,因为偶尔也会有顾客询问618期间折扣如何如何之类的。但是跟进这些活动,效果也不怎么明显,一是无法开展很好的活动方案,二是618还是线上热闹,对实体店可有可无的感觉。”安芳化妆品店老板解宝福说道。

《道德经》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意思是色彩、音乐的极度缤纷,会让人视觉麻木、疲惫,失去欣赏能力。那对于电商频频制造的节日,消费者是否也会产生麻木无感?

“会有审美上的疲劳,但是主要还是看打造节日的内容,如果单纯只是造节促销,意义不大。”解宝福对造节的理解是希望门店、品牌并不是卖产品拉业绩,而是做市场教育,比如防晒日、爱眼日,护牙日打造的一些节日促销,主要就是为消费者做市场教育的,科普一些防护知识就很好。

从低价到服务,促销内容悄然改变

随着京东618的开启,“商品+服务”的消费模式俘获“线上”消费者的心,记者注意到,线下消费者的目光也从低价逐渐转向服务。美妆店开始以“低价”+“服务”并行模式,来吸引消费者。

从怀化靖州好邻居化妆品店可以看到,618期间,店内推出129元/次的体验项目,没有在价格上大打折扣,该项目共做3次,有一个仪器护理和脸部清洁的内容,平时价格为199元/次,初次体验者便可享受129元/次。

“体验的项目没有打折,也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项目并不是为了打折才推出的。”霞葆总经理周志荣表示,在价格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线下应注重服务体验的质量,在服务上下功夫,以此吸引到注重品质、有消费实力的客群。

目前,线上线下的最大差别就是成本不同,尤其实体店有房租、人工等成本,因此很难在价格上做到和线上完全一致。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线下普遍采取了转型举措,一方面是增加主打体验感强的项目,另一方面是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比如不少连锁推出的线上商城和小程序等,都是旨在打通线上线下闭环。

疫后便大力发展直播业务的佛山艾莎美妆,针对有网购习惯的年轻客群,通过线上渠道的打造,适时开展直播、微商城活动等,吸引这部分客群的关注。今年618当天,门店举行了两场专场直播,从其直播上来看,折扣上并不大,全场满99元立减10元。但是增加了一条,618直播期间全场任意一件商品全国包邮,以及七天无理由退换产品。

在该连锁负责人看来,加强服务是实体店的根本,零售经济就是服务经济,零售商品只是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载体。只有当经营者拥有“商品只是载体”的意识,转变思维才会充分利用实体店优势围绕顾客的体验来设计服务。

可以自己造节的线下,618已经不香了

自从马云造出当前最大的电商大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以来,线上的各种节日接踵而至。有线上品牌负责人表示,“只要品牌有需求,现在每个月几乎都能在线上看到促销的节日,从品牌到品类都有,比如防晒节、爱眼节、新锐品牌节等,对消费者来说,可能已见怪不怪了”。

类比线下,就是当中国或西方的大型节日已经满足不了“营销需求”时候怎么办?答案是自给自足,自己“造节”。

每年进入6月以来,化妆品线下渠道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淡季,银川永宁县白领化妆品连锁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不景气的月份,总经理王琳通过后台数据看到了一点“惊喜”。她发现,虽然整体销售不佳,但是彩妆卖得还不错,于是她开始花心思在彩妆营销上。

为打造彩妆的销售增长,白领化妆品店除了定期举行“玩色课堂”,吸引顾客参与彩妆体验服务外,还多次举行形式比较活泼的“口红节”来吸引顾客。据她透露,活动连续几年来反响还不错,增加了顾客购物的喜悦感,给予了她们身在其中的美好体验感,通过这样的活动,白领从好玩新颖的方式上吸引了年轻人进店。

而因店庆发展而来的“造节”,更能体现店铺的当地特色。

以洛阳色彩的“魅力女人节”和赤峰旺香婷的“818全民购物狂欢节”为代表。前者“929,洛阳走,一群人,一壶酒”已成为业内有名的打油诗,后者的“全天24小时不打烊,全场商品6折”,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让不少消费者已视其为一个节日了。

两家连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将店庆打造成了当地美妆消费的盛宴,深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并且每年都能够实现业绩大增,被同行们津津乐道。

事实上,对于上述连锁店铺而言,38节、520、618、七夕等节日,即使哪一个节日不做促销活动,对生意也无多少影响。反而强行造出来的促销节日,已经变成了不少商家头疼的“烦恼”。总体来说,自己打造出来的节日,既能代表店铺的品牌力量,又能满足销售业绩,在此逻辑下,诸如618等节日,只会变成线下化妆品店的“锦上添花”。

 

本文转载自化妆品财经在线(ID:cbonews),已获授权,版权归化妆品财经在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