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滴滴赴美上市:司机们三年挣6000亿,平台仍不盈利
滴滴赴美上市:司机们三年挣6000亿,平台仍不盈利

对于尚未完全成功造血的滴滴,IPO能一定程度缓解资金压力,支撑其不断扩张的版图。但更重要的在于找对下一个盈利增长点。

黄天然

天下网商

2021.06.15

图片来源: pexels

6月11日,滴滴向美国证券交易所(SEC)递交IPO招股书,开启美股挂牌上市进程,股票代码“DIDI”,计划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挂牌上市。

滴滴目前尚未透露IPO发行规模,但据路透社报道,本次IPO寻求估值至少为1000亿美元,按此目标,滴滴如果出售10%的股票至少可以融资100亿美元。

滴滴IPO招股书中,滴滴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

这将是继阿里巴巴2014年IPO募集250亿美元之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最大IPO。

如果进展顺利,滴滴上市之后将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机构投资者中,软银愿景基金持股21.5%,Uber持有12.8%,腾讯持有6.8%。而个人持股方面,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持股7%,联合创始人、现任总裁柳青持股1.7%。

曾登上《福布斯》封面的程维和柳青

据《福布斯》报道,38岁的程维目前净资产为12亿美元,滴滴成功IPO之后,股东们的收益也将上涨。

从打车软件到“超级战舰”

“还记得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下着大雪。我的夹克难挡寒风凛冽,但与我一样,在我前后排着一长队冻僵的人,他们沮丧地等待出租车载他们回家……那一年,我们推出滴滴出行,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人们的出行更容易。”程维在招股书的开头写道。

依托着这样的愿景,滴滴的业务从简单到繁复,狂奔了8年。

2012年“滴滴打车”APP上线后迅速走红,当年就完成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后,滴滴在与30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竞争对手展开烧钱大战,并笑到了最后。2015到2016年,滴滴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业务,奠定了行业一家独大的地位。

如今,滴滴经历21轮融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全球年活跃用户达4.93亿,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中国的年活跃用户有3.77亿,年活跃司机1300万。自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平台司机的总收入为6000亿元人民币。

今年第一季度,滴滴在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4100万次,月活用户是Uber的1.6倍之多。

除了共享出行业务,滴滴还发展了包括滴滴跑腿、同城货运、共享单车、汽车后市场在内的多元业务,发布首款比亚迪定制网约车D1,试水无人驾驶……

近年来的滴滴,像一艘在互联网科技界全面出击的“超级战舰”,不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更多场景攻城略地。

风光背后:盈利的难题

如今赴美上市在即,在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滴滴甘苦自知。

盈利一直是共享出行市场的共性难题,而滴滴尚未给出完美答案。滴滴IPO招股书,披露了近年来的盈利状况。自2012年创立以来直至去年,滴滴八年持续亏损,虽然最近一季度实现盈利,但状况不容乐观。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额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和106.08亿元人民币,总计三年内亏损额超过353亿元。2020年,网约车业务净利润仅为3.1%。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显示扭亏为盈,实现了5.483亿元人民币的微利。

而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这次盈利一大部分要归功于投资收益。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投资收益高达123.61亿元,主要是由于拆分了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而在近期“橙心优选”完成了A轮两次融资,最新估值为18亿美元,其中滴滴持股32.8%。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营收占比最大的国内出行市场收入,自2018-2020年来并没有明显的收益突破,收入分别为1332.07亿元、1479.4亿元和1336.45亿元。在运营和支持、销售和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等支出方面,三年来都呈逐渐攀升趋势。这表明,至今滴滴尚未真正摆脱盈利问题。

下一仗:布局海外市场

对于尚未完全成功造血的滴滴,IPO能一定程度缓解资金压力,支撑其不断扩张的版图。但更重要的在于找对下一个盈利增长点。

招股书披露,计划将约30%的募资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将加强国际化,与Uber、Grab等海外网约车巨头同台竞技,另一方面,发展电动出行与自动驾驶技术,是眼下滴滴最重视的两步棋。

2020年,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营收占94.3%,国际业务营收不到2%。据招股书介绍,滴滴已经在海外14个国家上线,主要业务包括出行和外卖,首先滴滴选定的战场是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本土企业不那么强势,且人口相对稠密的国家。

但从营收占比来看,目前海外业务依然处于萌芽状态,无法实现向国内主场这样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这意味着要实现盈利依然需要时间积累。

相对乐观的是,2018到2020年,滴滴海外出行业务订单成交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83亿单上升到了13.48亿单,三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可观。但如何逐渐从对手林立的海外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国外司机和消费者心智,对于滴滴来说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无人驾驶是烧钱还是蛋糕?

作为滴滴核心战略板块之一的滴滴自动驾驶,目前已经完成业务拆分后的A轮融资,由软银与滴滴等联合向滴滴自动驾驶投资5.25亿美元,组建超过500名成员的团队,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与车队操作系统,并与广汽埃安、比亚迪等车企合作,推出可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

但这一场漫长的征途才刚刚起步。无人出租车从实验成功到大规模落地,再到实现商业化,需要经历漫长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又要靠大量烧钱铺就。连CEO程维也曾表示,自动驾驶各方面成熟,至少还需要持续投入十年。

去年年底,Uber已经从这场烧钱且高风险的技术竞赛中退圈,将自己的自动驾驶研究部门出售给了美国自动驾驶研发公司Aurora,减轻盈利包袱。

目前,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技术最为前沿的Waymo,拥有上千辆测试出租车队,每年运营成本高达10亿每元,它历经1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4年的独立运营,才得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130平方公里范围的提供服务,将这一技术应用落地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滴滴仍然坚持入局,是因为无人驾驶出行市场将是未来可以预见到的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由于面对高技术和资本壁垒,自动驾驶将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赛道。据麦肯锡预测,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在2030年有望达到2600亿美元。

明天很美好,但滴滴首先要保证不在黎明到来之前跌倒。尽快赴美上市就显得至关重要。依靠资本壁垒走到如今的滴滴,还需要寻觅全球更多的资本弹药,希望滴滴真正稳步造血的那一天,不要来得太晚。

 

 本文转载自天下网商(ID:txws_txws),已获授权,版权归天下网商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