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
2021年抖音平台终于出手了。2月26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治理处罚公告,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等处理。
\n1月以来,抖音安全中心已清理此类视频2862条、音频324条、话题47个,封禁违规账号3973个。
\nMorketing了解到抖音平台本次治理重点打击六类涉及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分别包括宣扬拜金主义、攀比享乐;对非富群体进行歧视、嘲讽或攻击;涉未成年人发布大量奢侈品信息;打造“白手起家逆袭成精英”人设营销或诈骗;故意展示大量现金、撒钱;制作销售视频、图片、文案等炫富素材。
\n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刻意炫富内容污染社区风气,尤其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抖音对此高度重视,也将进入常态化治理,欢迎广大用户积极举报相关违规内容。
\n而抖音为什么会出手封禁?
\n还要归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被问到长大后你的梦想是什么?作为80后、90后回答的答案无外乎是老师、科学家、医生。
\n进入2020年之后,就有教育机构在北京对小学生的理想职业进行调查,最终结果让人惊讶,有近80%的小学生选择将网红作为目标职业。
\n新华网曾做过一次调查统计,发现有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就是主播和网红。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网红主播是有钱、住豪宅、开豪车的代名词,在各种炫富短视频的传播下,网红的职业让普通用户无比向往。
\n其实,在短视频平台上,“炫富类营销”玩法各不相同,但博主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博得曝光,最终达到涨粉变现的目的。
\n其中最普遍的手法就是展示大量金钱类的,在抖音上似乎总能刷到一屋子都是人民币的画面,或者将百元人民币摆放成各种造型,以此来获得关注量。
\n还有跟前几年的“冰桶挑战”类似,“摔倒炫富”的模式开始传播,摆出不小心摔倒的架势,让后将身边最值钱、最值得炫耀的产品,一个个码放在地面,这种“炫富营销”的方式被广泛传播。
\n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测评视频“带你看1000万的豪车、价值上亿的豪宅”,这些视频瞬间会勾起普通人的好奇心。
\nMorketing在抖音上搜索一下就能出现“揭秘2亿超顶级豪宅,深圳湾一号!”的视频内容,点赞量19.8万,评论也有7452,网友在评论中表示:“我也是飘了,能刷到这样的视频”。也有“上班第一天,开兰博基尼大牛”的视频,点赞超过51万,评论也有1.4万。
\n除了这些个人拍的Vlog形式短视频,也还有PGC制作的短剧。
\n短短一两分钟的剧情,发生多次反转,多次戳中用户的爽点,这些短小的电视剧在短视频平台非常火
\n根据《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显示,目前快手小剧场收录短剧超20000部,播放量破亿的剧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剧作者粉丝数超100万,超30位短剧作者粉丝数突破1000万。
\n这类的短剧并没有像电视剧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核,在剧情设置上,往往是夸张、扭曲事实的。内容中出现各种炫富场面,剧情中常有屌丝逆袭高富帅、霸道总裁的夸张设置,许多专门孵化IP的MCN机构,在这其中尝到了甜头,制作出大量的IP短剧产品。
\n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机构去做炫富类短视频?
\n“抖音上的人真的都那么有钱吗?”,这是一位知乎用户发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大部分的用户表示短视频平台的炫富都是虚假伪装的,真正的有钱人都是十分低调的。
\n怎样在社交平台上伪装的像有钱人一样?都是有不可人知的方法,前段时间在上海发生的名媛拼酒店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几千元一晚上的酒店,也可以花上百元的价格进去打卡,发到朋友圈你就是最闪亮的崽。
\nMorketing了解到大部分博主的“炫富营销”,车或者是租的,名表也可以是租的,各种的照片也可以是盗图的,在网购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类型的信息都是能打包出售,花个20元,你也可以享受千万身价的高光时刻。
\n那么,年轻人真的就那么容易好上当?从炫富类短视频的涨粉速速来看,广大的年轻用户还是比较相信的,由于长期观看某个博主的短视频内容,会形成对该博主的固有印象,比如有钱、富豪等标签。
\n还有广大的年轻人并没有经历富豪般的生活,自然有好奇心理,会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自然代入其中,这背后反映的是年轻人对金钱生活的向往。
\n很多短视频博主正是利用年轻人这类心理特征,以此来达到涨粉变现的目的。炫富的背后是赚钱,炫富账号们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播带货卖产品,或者在短视频中植入产品类广告,这些产品大多数是没有正规渠道来源的,也有部分是自己创立的代工品牌,其利润空间是比较大的。
\n但当炫富短视频愈演愈烈的时候,这块内容严重影响到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n如今,抖音官方层面已经注意到此类现象,从平台监管层面禁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说短视频“炫富营销”,死于2021年,相信其他短视频平台监管也很快介入。
\n\n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ID:Morketing),已获授权,版权归Morketing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summary:"本次治理重点打击六类涉及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date:"2021-03-04T10:05:00.000+08:00",category:"case_study",origin:"Morketing",thumbnail_url:"https://cf.dtcj.com/549a9edc-5a74-41a8-938b-22a709603686.JPG",thumbnail_from:"新浪微博@白富美妖姐",author:"Toby Lu",enable_live:!1,live_state:"pending",likes_count:1,video:null,tags:[{id:168,name:"短视频"}],topic_exist:!1,user_favorite_status:!1},paragraphs:[],noMore:!1,historyTime:null,latestTime:null,live_state:"pending",isSetup:!1,advertisements:[],liked:!1}本次治理重点打击六类涉及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白富美妖姐
刷短视频娱乐,屏幕里究竟是真实的现实世界,还是虚无缥缈的?
看一组数据:在中国网络视听用户的规模达到9.0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有8.18亿,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
抖音、快手、视频号,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用户消磨时间的第一利器。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月薪两千,辞职创业2年后,在北京已经买了两套房了”、“月入十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是这样挣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的”。
这样的套路式模板在短视频平台上比比皆是,当一种选题火了之后,立马会有相同的短视频情节出来,而这其中炫富类短视频火起来的机率更大。我们经常看炫富类短视频,仿佛全世界都是有钱人,就你一人不是,焦虑感瞬间被提升。
2021年抖音平台终于出手了。2月26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治理处罚公告,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等处理。
1月以来,抖音安全中心已清理此类视频2862条、音频324条、话题47个,封禁违规账号3973个。
Morketing了解到抖音平台本次治理重点打击六类涉及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分别包括宣扬拜金主义、攀比享乐;对非富群体进行歧视、嘲讽或攻击;涉未成年人发布大量奢侈品信息;打造“白手起家逆袭成精英”人设营销或诈骗;故意展示大量现金、撒钱;制作销售视频、图片、文案等炫富素材。
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刻意炫富内容污染社区风气,尤其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抖音对此高度重视,也将进入常态化治理,欢迎广大用户积极举报相关违规内容。
而抖音为什么会出手封禁?
还要归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被问到长大后你的梦想是什么?作为80后、90后回答的答案无外乎是老师、科学家、医生。
进入2020年之后,就有教育机构在北京对小学生的理想职业进行调查,最终结果让人惊讶,有近80%的小学生选择将网红作为目标职业。
新华网曾做过一次调查统计,发现有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就是主播和网红。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网红主播是有钱、住豪宅、开豪车的代名词,在各种炫富短视频的传播下,网红的职业让普通用户无比向往。
其实,在短视频平台上,“炫富类营销”玩法各不相同,但博主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博得曝光,最终达到涨粉变现的目的。
其中最普遍的手法就是展示大量金钱类的,在抖音上似乎总能刷到一屋子都是人民币的画面,或者将百元人民币摆放成各种造型,以此来获得关注量。
还有跟前几年的“冰桶挑战”类似,“摔倒炫富”的模式开始传播,摆出不小心摔倒的架势,让后将身边最值钱、最值得炫耀的产品,一个个码放在地面,这种“炫富营销”的方式被广泛传播。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测评视频“带你看1000万的豪车、价值上亿的豪宅”,这些视频瞬间会勾起普通人的好奇心。
Morketing在抖音上搜索一下就能出现“揭秘2亿超顶级豪宅,深圳湾一号!”的视频内容,点赞量19.8万,评论也有7452,网友在评论中表示:“我也是飘了,能刷到这样的视频”。也有“上班第一天,开兰博基尼大牛”的视频,点赞超过51万,评论也有1.4万。
除了这些个人拍的Vlog形式短视频,也还有PGC制作的短剧。
短短一两分钟的剧情,发生多次反转,多次戳中用户的爽点,这些短小的电视剧在短视频平台非常火
根据《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显示,目前快手小剧场收录短剧超20000部,播放量破亿的剧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剧作者粉丝数超100万,超30位短剧作者粉丝数突破1000万。
这类的短剧并没有像电视剧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核,在剧情设置上,往往是夸张、扭曲事实的。内容中出现各种炫富场面,剧情中常有屌丝逆袭高富帅、霸道总裁的夸张设置,许多专门孵化IP的MCN机构,在这其中尝到了甜头,制作出大量的IP短剧产品。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机构去做炫富类短视频?
“抖音上的人真的都那么有钱吗?”,这是一位知乎用户发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大部分的用户表示短视频平台的炫富都是虚假伪装的,真正的有钱人都是十分低调的。
怎样在社交平台上伪装的像有钱人一样?都是有不可人知的方法,前段时间在上海发生的名媛拼酒店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几千元一晚上的酒店,也可以花上百元的价格进去打卡,发到朋友圈你就是最闪亮的崽。
Morketing了解到大部分博主的“炫富营销”,车或者是租的,名表也可以是租的,各种的照片也可以是盗图的,在网购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类型的信息都是能打包出售,花个20元,你也可以享受千万身价的高光时刻。
那么,年轻人真的就那么容易好上当?从炫富类短视频的涨粉速速来看,广大的年轻用户还是比较相信的,由于长期观看某个博主的短视频内容,会形成对该博主的固有印象,比如有钱、富豪等标签。
还有广大的年轻人并没有经历富豪般的生活,自然有好奇心理,会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自然代入其中,这背后反映的是年轻人对金钱生活的向往。
很多短视频博主正是利用年轻人这类心理特征,以此来达到涨粉变现的目的。炫富的背后是赚钱,炫富账号们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播带货卖产品,或者在短视频中植入产品类广告,这些产品大多数是没有正规渠道来源的,也有部分是自己创立的代工品牌,其利润空间是比较大的。
但当炫富短视频愈演愈烈的时候,这块内容严重影响到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如今,抖音官方层面已经注意到此类现象,从平台监管层面禁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说短视频“炫富营销”,死于2021年,相信其他短视频平台监管也很快介入。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ID:Morketing),已获授权,版权归Morketing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