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消息中心
无消息通知
全部已读
\n
华为、OPPO、vivo 等头部厂商也没有停下脚步,虽然我们能看到的一些明星机型仍定位高端,但在线下渠道,它们也在努力让 5G 产品变得更实惠亲民。
\n比如说 OPPO 的 A 系列,或者是 vivo 的 Y/Z 系列等,现在都已经有 2000 元出头的 5G 手机。走一圈卖场门店,你也能在柜台的显眼位置看到它们的身影。
\n事实上,这轮价格下降也在我们意料之内,毕竟,「2020 年中旬将 5G 手机降至 2000 元档」本来也列在了几家手机厂商的时间表中,如今对应的,正好就是这波中端 5G 手机的出现。
\n但想要迎来真正的 5G 爆发,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n5G 元器件成本变贵了,也间接导致今年的 5G 旗舰机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n但这并不代表 5G 手机就会一直贵下去,哪怕是像处理器、射频天线这些和 5G 有着紧密关系的元件仍保持高价,手机厂商们依旧可以在非 5G 的部分做出妥协。
\n从近期的中端 5G 机型较量中你也会发现,这批两三千元的手机都可以看作是各品牌旗舰机的「降配版」。该牺牲什么,又该留下什么,考验的也是厂商对特定消费者购机需求的衡量。
\n拿之前的 iQOO 3 和 iQOO Neo 3 为例,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骁龙 865 芯片的中端旗舰,但上市差价却达到近 900 元,难道定价贵的就一定「不良心」?
\n可对比配置表后你会发现,iQOO 3 就用上了 AMOLED 屏幕、屏幕指纹、LPDDR5 运存,而 iQOO Neo 3 则选择了 LCD 屏幕、侧边指纹和 LPDDR4X 规格,镜头部分也有所缩水,这些都是厂商为了降价做出的取舍。
\n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 realme X50 Pro 和 X50 Pro 玩家版上,两款手机在芯片、屏幕等核心配置上保持一致,「阉割」的部分主要在背盖材质和摄像头上,再搭上个首发优惠,又拉开了数百元的差价。
\n当然,我们也不能强求一台性价比手机能在用料上,与四五千元旗舰保持完全一致。为了降低 5G 手机的价格门槛,覆盖更多的人群,像机身材质、存储规格、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元件等,往往也是手机厂商最喜欢「做减法」的部分。
\n与其说是用户「感知不强」,倒不如说是量产成本不允许。
\n另一方面,5G 手机的价格可以降下来,还有芯片层面的原因。
\n毕竟,就算是「阉割刀法」再怎么精准,芯片依旧是智能手机成本的大头。只要这部分成本不变,5G 手机的价格下限还是会受到限制。
\n所以你也会看到,近期出现的这批新低价 5G 手机,比如 1599 元起步的 Redmi 10X 5G,1699 元起步的华为畅享 Z ,以及 1799 元起步的荣耀 Play4,全都选择了联发科的天玑 800/820 芯片,而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高通骁龙或是麒麟。
\n可以说,联发科这批中端 5G 芯片的入局,才是这轮 5G 手机降价的最大推手。芯片变便宜了,也使得搭载它的手机有了进一步降价的底气。
\n面对联发科的这波攻势,华为自家的麒麟也开始压低起步价,像使用了麒麟 820 芯片的荣耀 X10 ,现在也做到了 1899 元的价格。
\n目前来看,处境最尴尬的无疑是高通。你能找到的骁龙 765G 机型,定价大多都还还在两三千元左右,短期内估计也很难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
\n高通的尴尬也和该公司的 5G 芯片阵容有关。由于尚未拿出骁龙 4 系、6 系等更低端的 5G 芯片方案,目前可供手机厂商使用的骁龙芯,就只有 865 和 765 系列,这也间接导致「高通芯手机」难以加入到 2000 元价位以下的竞争中。
\n偏偏,这些价位段的机型又是各大厂商「走量最多」的产品,如果高通不想放任联发科、麒麟占据这块蛋糕,只能尽早拿出定价更便宜的芯片方案。
\n如果只看硬件的话,今年这批 5G 旗舰机其实都有着不错的产品力。
\n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厂商开始留意线性马达、双扬声器以及自动亮度这些会被人忽略的细节,也会对外观工艺进行更细腻的打磨,出现个 120Hz 高刷屏或 100 倍变焦拍照,似乎也不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
\n反倒是「支持 5G」这件事本身,变成了所有 5G 手机中最没有说服力的一项卖点,主要也是因为更快的网络,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n这也让 5G 手机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5G 手机做得更好是事实,但另一方面看,如果说支撑高价的并不是 5G 本身,而是其他别的硬件,那么消费者们也没必要在 4G 还是 5G 手机的问题上来回纠结。
\n人们对 5G 手机的期待,其实是希望看到一些「5G 可以做而 4G 做不好」的应用出现,比如说成熟的云游戏,远程数据传输,又或是利用云算力来实现更强大的 AI 计算性能,甚至是在 VR/AR 等领域做出突破。
\n但至今为止,这些「大饼」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唯一一点和 5G 相关的,大概就只有「下载应用、缓冲视频的进度条变快一点」而已,很难说服人们为此支付更高的溢价。
\n更别说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还处于买 5G 手机前得先开个 App,查下自己家是否在 5G 网络的覆盖范围,就更不用指望让人有「非 5G 手机不买」的念头。
\n在冲击高端价位做旗舰机的趋势下,国产手机品牌们似乎已经不习惯去折腾 1000-2000 元价位的手机了。
\n毕竟,千元机利润低,也很难培养出核心用户群,换作是用惯了高端机的消费者,估计也不愿意「降级」再去买一台千元机。
\n但一个客观现实是,如果想要完成用户从 4G 向 5G 的大规模迁移,千元机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回顾中国 3G 转 4G 的历程也能看到,真正能激发广大用户换机的,也是那些 1000 元左右的「经济型 5G 手机」。
\n根据中国移动和中泰证券研究所给出的预测,当 5G 智能手机价格大于 4000 元时,占据的市场份额仅能达到 15%;如果是 2000 元阶段时,份额则会提升到 41%,依旧未过半。
\n只有当 5G 手机降到了 1000 元左右的阶段,它的市场份额才会扩大到 79%,也就是近八成的水准。
\n另一方面,从中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也不难理解千元机对于国内 5G 普及的价值。
\n按照 2019 年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CHIP 数据,目前中国月收入达到 5000+ 的只有约 0.72 亿人,另一端,则是近 9 亿多月收入低于 2000 元、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群体。
\n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你显然很难要求他们花费近半年的收入,去购买一台动辄就四五千元的 5G 旗舰机,基本也只当价格下探到千元级别,才能撬动它们的换机欲望。
\n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今年京东 618 的手机累计销量榜中发现,排名前 10 的机型依旧是清一色的 4G 手机,且除了苹果华为旗舰,大部分手机的价格都在 1000 元左右。
\n只有将榜单扩大到前 20 名内,5G 手机的上榜数才增至 6 台,这多少反映出目前大众消费者对于 5G 手机的态度。
\n总得来看,5G 发展到现在,价格仍然是人们更换 5G 手机的最大阻碍。至少在 1000 元左右的「经济型 5G 手机」出现前,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继续使用价格更低的 4G 手机,而不是花更多钱来享受更快的网速。
\n当然,今年的 618 也被一些人看作是手机厂商清理 4G 库存的「最后机会」,到了年底双十一, 5G 千元机全面铺开式,我们应该就很难再在榜单上看到 4G 手机的身影了。
\n\n
本文转载自爱范儿,已获授权,版权归爱范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n',summary:"要迎来真正的 5G 爆发,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date:"2020-06-08T17:16:00.000+08:00",category:"industry_information",origin:"爱范儿",thumbnail_url:"https://cf.dtcj.com/fd32a4b1-20dd-4d91-b21e-c735df5d755f.jpg",thumbnail_from:"天猫小米官方旗舰店",author:"木斯",enable_live:!1,live_state:"pending",likes_count:0,video:null,tags:[{id:133,name:"手机"},{id:63,name:"数码3C"}],topic_exist:!1,user_favorite_status:!1},paragraphs:[],noMore:!1,historyTime:null,latestTime:null,live_state:"pending",isSetup:!1,advertisements:[],liked:!1}
要迎来真正的 5G 爆发,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图片来源: 天猫小米官方旗舰店
来源:爱范儿(原标题:没有千元机,谈什么 5G 换机潮?)
经历了年初第一波 5G 旗舰机发布,最近国内 5G 手机的价格门槛开始有所松动。
包括 Redmi、荣耀在内的品牌,都先后推出了定价在 2000 元以下的 5G 手机,大有将 5G 手机价格打到千元乃至是百元档的势头。
华为、OPPO、vivo 等头部厂商也没有停下脚步,虽然我们能看到的一些明星机型仍定位高端,但在线下渠道,它们也在努力让 5G 产品变得更实惠亲民。
比如说 OPPO 的 A 系列,或者是 vivo 的 Y/Z 系列等,现在都已经有 2000 元出头的 5G 手机。走一圈卖场门店,你也能在柜台的显眼位置看到它们的身影。
事实上,这轮价格下降也在我们意料之内,毕竟,「2020 年中旬将 5G 手机降至 2000 元档」本来也列在了几家手机厂商的时间表中,如今对应的,正好就是这波中端 5G 手机的出现。
但想要迎来真正的 5G 爆发,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5G 元器件成本变贵了,也间接导致今年的 5G 旗舰机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并不代表 5G 手机就会一直贵下去,哪怕是像处理器、射频天线这些和 5G 有着紧密关系的元件仍保持高价,手机厂商们依旧可以在非 5G 的部分做出妥协。
从近期的中端 5G 机型较量中你也会发现,这批两三千元的手机都可以看作是各品牌旗舰机的「降配版」。该牺牲什么,又该留下什么,考验的也是厂商对特定消费者购机需求的衡量。
拿之前的 iQOO 3 和 iQOO Neo 3 为例,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骁龙 865 芯片的中端旗舰,但上市差价却达到近 900 元,难道定价贵的就一定「不良心」?
可对比配置表后你会发现,iQOO 3 就用上了 AMOLED 屏幕、屏幕指纹、LPDDR5 运存,而 iQOO Neo 3 则选择了 LCD 屏幕、侧边指纹和 LPDDR4X 规格,镜头部分也有所缩水,这些都是厂商为了降价做出的取舍。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 realme X50 Pro 和 X50 Pro 玩家版上,两款手机在芯片、屏幕等核心配置上保持一致,「阉割」的部分主要在背盖材质和摄像头上,再搭上个首发优惠,又拉开了数百元的差价。
当然,我们也不能强求一台性价比手机能在用料上,与四五千元旗舰保持完全一致。为了降低 5G 手机的价格门槛,覆盖更多的人群,像机身材质、存储规格、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元件等,往往也是手机厂商最喜欢「做减法」的部分。
与其说是用户「感知不强」,倒不如说是量产成本不允许。
另一方面,5G 手机的价格可以降下来,还有芯片层面的原因。
毕竟,就算是「阉割刀法」再怎么精准,芯片依旧是智能手机成本的大头。只要这部分成本不变,5G 手机的价格下限还是会受到限制。
所以你也会看到,近期出现的这批新低价 5G 手机,比如 1599 元起步的 Redmi 10X 5G,1699 元起步的华为畅享 Z ,以及 1799 元起步的荣耀 Play4,全都选择了联发科的天玑 800/820 芯片,而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高通骁龙或是麒麟。
可以说,联发科这批中端 5G 芯片的入局,才是这轮 5G 手机降价的最大推手。芯片变便宜了,也使得搭载它的手机有了进一步降价的底气。
面对联发科的这波攻势,华为自家的麒麟也开始压低起步价,像使用了麒麟 820 芯片的荣耀 X10 ,现在也做到了 1899 元的价格。
目前来看,处境最尴尬的无疑是高通。你能找到的骁龙 765G 机型,定价大多都还还在两三千元左右,短期内估计也很难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
高通的尴尬也和该公司的 5G 芯片阵容有关。由于尚未拿出骁龙 4 系、6 系等更低端的 5G 芯片方案,目前可供手机厂商使用的骁龙芯,就只有 865 和 765 系列,这也间接导致「高通芯手机」难以加入到 2000 元价位以下的竞争中。
偏偏,这些价位段的机型又是各大厂商「走量最多」的产品,如果高通不想放任联发科、麒麟占据这块蛋糕,只能尽早拿出定价更便宜的芯片方案。
如果只看硬件的话,今年这批 5G 旗舰机其实都有着不错的产品力。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厂商开始留意线性马达、双扬声器以及自动亮度这些会被人忽略的细节,也会对外观工艺进行更细腻的打磨,出现个 120Hz 高刷屏或 100 倍变焦拍照,似乎也不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
反倒是「支持 5G」这件事本身,变成了所有 5G 手机中最没有说服力的一项卖点,主要也是因为更快的网络,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这也让 5G 手机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5G 手机做得更好是事实,但另一方面看,如果说支撑高价的并不是 5G 本身,而是其他别的硬件,那么消费者们也没必要在 4G 还是 5G 手机的问题上来回纠结。
人们对 5G 手机的期待,其实是希望看到一些「5G 可以做而 4G 做不好」的应用出现,比如说成熟的云游戏,远程数据传输,又或是利用云算力来实现更强大的 AI 计算性能,甚至是在 VR/AR 等领域做出突破。
但至今为止,这些「大饼」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唯一一点和 5G 相关的,大概就只有「下载应用、缓冲视频的进度条变快一点」而已,很难说服人们为此支付更高的溢价。
更别说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还处于买 5G 手机前得先开个 App,查下自己家是否在 5G 网络的覆盖范围,就更不用指望让人有「非 5G 手机不买」的念头。
在冲击高端价位做旗舰机的趋势下,国产手机品牌们似乎已经不习惯去折腾 1000-2000 元价位的手机了。
毕竟,千元机利润低,也很难培养出核心用户群,换作是用惯了高端机的消费者,估计也不愿意「降级」再去买一台千元机。
但一个客观现实是,如果想要完成用户从 4G 向 5G 的大规模迁移,千元机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回顾中国 3G 转 4G 的历程也能看到,真正能激发广大用户换机的,也是那些 1000 元左右的「经济型 5G 手机」。
根据中国移动和中泰证券研究所给出的预测,当 5G 智能手机价格大于 4000 元时,占据的市场份额仅能达到 15%;如果是 2000 元阶段时,份额则会提升到 41%,依旧未过半。
只有当 5G 手机降到了 1000 元左右的阶段,它的市场份额才会扩大到 79%,也就是近八成的水准。
另一方面,从中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也不难理解千元机对于国内 5G 普及的价值。
按照 2019 年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CHIP 数据,目前中国月收入达到 5000+ 的只有约 0.72 亿人,另一端,则是近 9 亿多月收入低于 2000 元、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群体。
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你显然很难要求他们花费近半年的收入,去购买一台动辄就四五千元的 5G 旗舰机,基本也只当价格下探到千元级别,才能撬动它们的换机欲望。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今年京东 618 的手机累计销量榜中发现,排名前 10 的机型依旧是清一色的 4G 手机,且除了苹果华为旗舰,大部分手机的价格都在 1000 元左右。
只有将榜单扩大到前 20 名内,5G 手机的上榜数才增至 6 台,这多少反映出目前大众消费者对于 5G 手机的态度。
总得来看,5G 发展到现在,价格仍然是人们更换 5G 手机的最大阻碍。至少在 1000 元左右的「经济型 5G 手机」出现前,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继续使用价格更低的 4G 手机,而不是花更多钱来享受更快的网速。
当然,今年的 618 也被一些人看作是手机厂商清理 4G 库存的「最后机会」,到了年底双十一, 5G 千元机全面铺开式,我们应该就很难再在榜单上看到 4G 手机的身影了。
本文转载自爱范儿,已获授权,版权归爱范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