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为什么运动眼镜,开始成了运动达人标配?
为什么运动眼镜,开始成了运动达人标配?

智能化的浪潮或许也将开启运动眼镜新纪元,使其成为运动手表一样的日常设备。

陈五花

精炼GymSquare

2025.07.01

图片来源: unsplash

运动达人的装备已经从手表、服饰、鞋子,开始卷到了运动眼镜。

在小红书上,运动眼镜话题的浏览量超过两千多万,其中的帖子内容早已超出最初的户外运动,延展到了骑行、跑步、篮球、羽毛球等各个赛道,成为各项运动中都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

一众运动员和明星如汪顺、周琦,以及黄景瑜、王一博等等在日常穿搭中对运动眼镜的偏爱,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新晋单品的热度。

对同样爱时髦的运动人来说,眼镜是穿搭的点睛之笔。

在时尚完成度主要靠脸的当下,戴上墨镜可以直接弥补没有化妆的疲惫、运动到极限的脸部肌肉代偿,或是还不熟练的拍照表情管理。而在不同颜色的高级镭射光面之下,哪怕是拼多多冲锋衣也看起来像是户外老炮的松弛。 

当然,审美层面之外,运动眼镜的功能性也被越发重视。对户外人来说,眼镜是阻挡紫外线和强光的重要装备,不同的颜色也往往拥有不同的功效。而对篮球、羽毛球爱好者,其也可以防止被一球爆头伤到眼睛的危险。

随着运动眼镜市场的勃发,品牌们已经从镜片技术卷到了智能眼镜。近日,Oakley与Meta 已正式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智能眼镜产品。小米也在上周发布旗下首款1999元智能眼镜,可实现一键变色、骑行视频录制、AI识别等功能。

从简单的装饰品再到功能性装备,运动眼镜似乎正摇身一变,成为和运动手表一样的存在,成为日常运动和穿搭标配。

当运动眼镜的风在运动圈刮起

眼镜正在运动圈掀起新的热潮。

在登山、溯溪、骑行等户外场景中,运动镜早已成为标配。小红书上,“看似装饰实则神器” 成为户外小白对运动眼镜的高频评价。短短几个字,道尽运动眼镜从 “边缘配角”,到 “必备装备” 的逆袭之路。 

如今,这种对眼镜的重视,正在篮球、羽毛球等更多的运动领域同步上演。

校篮球队长小林则曾因普通眼镜在对抗中碎裂导致眼角缝针,如今拥有了Oakley护目镜,他再也不担心曾经的伤害。

“简直是护眼神器。”羽毛球爱好者莉莉是在这半年才戴上护目镜,此前,她曾在打混双时被一击打中眼球。对手高超的技术和巨大的力量让她整整畏光了一整个周。“有了护目镜,再也不怕对手的迎面痛击,整个人都更勇猛了。”

在专业赛场,运动眼镜的护眼功能更具说服力。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短跑选手Ato Boldon佩戴Oakley OVER THE TOP拿到男子100米短跑银牌,一度引发时尚风潮。而现在,CBA篮球运动员李凯尔、周琦佩戴护目镜的习惯早已为人所熟知。NBA球星阿马雷·斯塔德迈尔也曾因为眼部两次受伤,后续一直佩戴护目镜比赛直到退役。

品牌的动向同样反映了市场的活跃。Oakley、Vuarnet等老牌运动眼镜品牌在奥运会留下的身影越来越多,Roka也频频成为环法自行车赛、达喀尔拉力赛的赞助商,在更瞩目的地方展现运动眼镜不断提升的地位。

就连跨领域的品牌,也开始将眼光投向这片新市场。

今年,专业越野跑品牌 Outopia 携手 Rudy Project,推出全球限量 300 副的 ILLUSION 运动眼镜;Adidas 为巴黎奥运会运动员设计专属眼镜,也展现了运动巨头对这一细分领域的重视。

Grand View Research 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运动眼镜市场规模约合 585 亿人民币,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730 亿人民币左右。

对运动者来说,运动眼镜,正成为更多运动必备的小工具。 

是穿搭饰品,更是运动表现提升器

运动眼镜不可逆转的发展,来自于其难以取代的功能性。

在海拔 3000 米的山脊线徒步时,摄影师阿雯第一次摘下运动眼镜——风沙瞬间灌进眼眶,刺痛让她几乎睁不开眼:“那一刻才懂,这是眼睛的防风衣。”

除了风沙或可能发生的撞击,紫外线的危害也是运动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皮肤杀手,其对眼结膜、角膜、眼晶状体及视网膜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更与皮质性白内障、角膜炎、眼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款防护紫外线的运动眼镜就变成了必备。

而在产品细分的当下,不同配色还会拥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红色、橙色镜片适用于滑雪、骑行等低光或高速环境;金色则用于增亮视野,用于夜跑等在黄昏、黎明时进行的活动。在沙滩排球、登山、徒步等强光环境下,灰色镜片则更加合适,可以保持自然色彩,在不改变颜色对比度的同时有效防眩光。

然而,实用性绝非让运动眼镜如此火热的唯一理由。让运动者心甘情愿把眼镜焊在脸上的,更是其不可忽视的穿搭作用。

在过去的刻板印象里,运动眼镜往往与酷酷的「狠人」挂钩。恰似Oakley在《刀锋战士》与《黑客帝国》中的出镜,黑色大框眼镜成为塑造刀锋战士和救世主这两个荧幕经典形象不可缺少的元素。 

但随着运动眼镜的多样化,其代表的时尚符合也在不断升级。

将运动科技与心灵修行深度融合的品牌District Vision,推出过Y2K千禧风格的小框眼镜,以及钛金属框架和镜片组成的科幻感产品。来自夏威夷的Maui Jim则通过艳丽的颜色,带来了来自夏威夷的自然感,构成山系美学元素。  

2018年,法国潮流服饰品牌VETEMENTS还推出了与Oakley合作的太阳眼镜,机能十足的异形太阳镜上加持铆钉元素,彰显极致叛逆朋克气质。

对于运动者而言,各类墨镜更是弥补自身美丽小瑕疵的「无痛医美」。戴在头顶的运动镜可以增高颅顶、全包围的大墨镜可以隐藏徒步后筋疲力尽的脸、甚至是i人害羞腼腆的神情……

运动眼镜就像是注意力黑洞,戴上之后不仅自带松弛感和高级感,还可以大大减轻他人对妆容与穿搭的挑剔。

运动眼镜的未来,是智能眼镜? 

大众对运动眼镜的追捧,激发了市场的热情。在对镜片、材质纷纷升级创新后,各大品牌终于在AI的风潮下,将目光聚焦在了智能眼镜上。

2023年,ENGO Eyewear推出ENGO 2,能让用户无需低头,即可在镜片上看到自己的跑步或者骑行数据,并通过手势控制来切换不同的数据显示页面。

如今,随着大模型的发展,眼镜的智能化也水涨船高。

今年4月29日,锐步与创新眼镜公司Innovative Eyewear Inc. 合作,推出智能眼镜Reebok Smart Eyewear。首发系列包括四款不同型号,分别针对滑雪、慢跑等多种运动场景进行设计,可实现AI助手交互、导航、听音乐等功能。此外,其也能接入定制版本的 ChatGPT 模型,解锁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AI 运动反馈分析等。

5月,雷鸟推出X3 PRO AI+AR智能眼镜,实现了景点介绍、翻译、地图导航、手机伴侣、颜色矫正等多样化的功能,也是全球首批支持可视化 Live AI 交互的 AR 眼镜。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上周,小米也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售价1999元的智能眼镜,用户戴上眼镜后,可通过语音唤醒“小爱同学”进行实时问答、翻译、扫码支付等操作。此外,眼镜内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适用于健身、骑行、攀岩等场景。

与此同时,Oakley和Meta也宣布共同生产智能眼镜,正在陆续上市。

镜片技术的革新带来了运动眼镜功能性的提升,使其进军到了各类运动项目,如今,智能化的浪潮或许也将开启运动眼镜新纪元,使其成为运动手表一样的日常设备。

随着运动眼镜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其正逐渐突破装饰、装备的范畴。在未来,运动眼镜或许会像运动手表,甚至智能手机一样,成为「面向下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本文转载自精炼GymSquare(ID:GymSquare),已获授权,版权归精炼GymSquar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