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老字号最低人均300元,有时可能还没食堂好吃
老字号最低人均300元,有时可能还没食堂好吃

做哪一行,都不能忘了老手艺。

肖瑶

市井望远镜

2020.10.19

图片来源: unsplash

前一阵儿,大V“闲人王昱珩”去吃厉家菜,10人套餐和6瓶啤酒花了3070元。

“如果这也能评‘米其林一星’,学校食堂都是‘二星’起步了。”这是王昱珩的感受。

“吃最低的标准,要是觉得不值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是厉家菜的回应。

食客与店铺之间的观点分歧

曾几何时,“宫廷风味”厉家菜打着高端招牌,几十年来坚持一天只做一桌,常有大批商政贵客、当红明星光顾,包括金庸、成龙、拳王阿里等风云人物。

如今的厉家菜套餐从298元/人到2868元/人不等,至于吃什么,由商家决定。老牌子的傲慢还在,口味却没了,就怪不得食客冒火。

除了“确有种乎”的宫廷菜,狗不理包子也翻车了。网友表示,60元的酱肉包“特别腻,没有真材实料”,38元一屉的猪肉包则“皮厚馅少,面皮粘牙”。

老字号就像中餐行业的老人,席地坐拥百年家产,本该成为行业领头人。但总有些倚老卖老之流,令人愤慨。

好不好吃,谁说了算?

其实,老字号不好吃,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烹饪就像一门流动的手艺,大至天地水土、万物食材,小至火候、器具、厨人手法等等,方方面面都在影响一份食物的呈色和质料。哪怕是老牌餐饮,同一款菜做出不同盘的味道,就像骁将也有体乏时,人们不能期待一个人像机器那样永无差错。

但总出岔子,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食评客的存在,就是为了鞭策老品牌保持初心,不辜负公众的信任,担得起历史沿袭的那份文化厚重感。

微博截图

如今我们看到的老字号餐饮大多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们既是中华饮食的“宠儿”,也是祖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城一度流传着一首涵盖几大知名“老字号”的民谣: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足以证明传统老牌的辉煌和人们对其的热爱。

今天“翻车”的厉家菜,靠的就是传统宫廷味道。厉老曾在接受鲁豫的采访中说,由于“厉家菜”制作起来很讲究,也很复杂,饭店一大就会降低质量,因此并不想扩大规模,仍保持一张餐桌的现状。

谁料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激增与市场经济转型,诸多“中华老字号”被当作国宝一样保护起来,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百年积累的口碑,让它们光靠名字本身,就可以吸引一众本外地食客。

不断传承、流变和壮大的老牌饮食,逐渐形成了某座城市独步天下的标签。比如上海杏花楼月饼,成都陈麻婆豆腐,广州陶陶居等等,不一而足。

诚如汪曾祺所言,“四方食事不过一碗烟火”。真正能被历史记住的食物,终归要接受平民百姓口味和烹饪的检验。

当然,口味本身便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对一家餐厅而言,众口难调,毁誉乃兵家常事。对那些无理取闹、妄加一词的评论,公众和商家大可置之不理。

但无论是厉家菜还是更早的“狗不理”,引爆舆论的那条差评,并不是个别食客的抱怨,而像是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积累数年的老字号口碑。

在10月“翻车”之前,大众点评上就有不少大V对厉家菜打出差评

人们发现,食客们对狗不理和厉家菜的不满,早就已积压到一定程度,只是过去都未曾被重视罢了。

盛世欢娱中,一人在声泪齐下,他可能在喊冤,也可能在哗众取宠。

但如果千万条类似的声音都被淹没,那么这盛世究竟是否乃虚妄表象,一目了然。

老字号的新困局

不可否认的是,存活到今时今日的老字号的确不容易。

据商务部、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被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数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万多家减少至目前的1128家,其中仅10%的企业盈利

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字号以合格的口味,保障着大部分老百姓的生存所需。他们秉承着对食物的“责任感”,用一种味道串起几代人,跟随着时代走过一波又一波的风浪。

在传统文化里,烹饪是一门手艺,既是“手”,也是“艺”。有时候,所谓“传承”其实就俩字:讲究。

2019年,央视播出了一档专门记载中华老字号手艺的六集纪录片,讲述我国几家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牌餐饮故事。

比如,百年前的烤鸭王全聚德,流传下来的三十多道程序的鸭坯制作,挂炉烤鸭灌汤,要达到不多一滴不少一毫,厨师需要掌控好鸭坯和炭火之间“玄妙的距离”。

烤鸭

什刹海边的“烤肉季”也拥有百年历史,烤肉的炙子要由3x3的钢条编制,筷子要用标准的六道木,如今市面上基本买不到。器具的讲究,保证了烤肉能保留果木的香气;食肉亦有姿势,一足立地,一足踞小木凳,一群人围着火炉持著燎肉,旁列酒樽,梅兰芳将这种豪爽的吃法取名为“武吃”。

最讲究的是切肉工序,老师傅说,“一片肉切完后,‘啪’一下往报纸上一摔,还能看到报纸上的字,肉才算是切好了。”规模化、工业化以后,机器切肉对肉质的口感影响很大,但这也是在竞争洪流中将品牌保留下来且保持壮大的必经之路。

《中华老字号》纪录片截图

还有,成都闻名百年的“夫妻肺片”,自1958年在提督西街首开业时,第一家“夫妻肺片”就设有专门的小秤,一角二角的份量都卖。

调料轻重和分量多少是相得益彰的。早晨,顾客舌苔较厚,对味道不太敏感,调料就厚一些;中午比较饿了,凉粉吃得多,味道就应该清淡一些;晚上要减少辣味,咸味也要合适。通过对分量和味道的精细拿捏,“夫妻肺片”才得以留名且留“味”。

食物是艺术,对待艺术,急功近利和心浮气盛都是大忌。

就算一份餐饮文化拥有足够底气“吃老本”,这儿的“本”也该是那本菜谱,而不是那张牌匾。依靠讲故事、营造氛围,或许可以从历史走到现在,但未必能从现在走向未来。

夫妻肺片

保障老字号“口味垄断权”的除了独门绝艺,还有相对高昂的价钱。

在自由市场上,价钱一定程度上喻含着价值,已被认可的品牌则代表着一定的信任值、质量保障。为了守住传统地位和口碑,老字号设立一定的价格门槛,也是在竞争洪流中对自身质量和品牌保持自信的一种底气。

在今天的市场上,“食靠衣装”的逻辑的确比比皆是。就像星巴克的咖啡豆品的确上乘,但价格或许不至于比其他咖啡厅高出好几倍。星巴克的傲气,就在于稳定的质量和咖啡厅“第三空间”的服务性消费成本。

星巴克更像是城市中的另类办公空间

但这并不能套用在承袭于历史、靠信任和手艺牢基固本的传统餐饮上。老字号越来越贵,也越来越“傲”,这份傲气,必定是建立在口味而非“口碑”之上的。

随着时代洪流推动消费升级,一部分多年前创建的“老字号”企业先后经历公私合营并实现国有化,另有一部分传统老字号,则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模式,仍然保持着“天下仅此一家”的自满,更没有在流变中将手艺保存完好,便留下诸如店大欺客、价高质次等弊病。

所谓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只适用于对老百姓而言天方夜谭的紫禁城,却不适用于透明的自由市场。

因此,厉家菜商家用“最低档次套餐就这样”作为对差评的回应,才让人有了股“恨铁不成钢”的愤懑。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老人们固步自封,最终导致传统手艺的彻底衰亡。

保护那个“美食家”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美食家”的存在,应该被保护和鼓励。

互联网时代,口味和口碑一起变得透明了,味道的话语权递交给了食客而非讲故事的人。

《孤独的美食家》截图

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播逻辑已被改写,不靠口碑积累、不靠公众检验,老字号打出再响亮的口号,也阻止不了食客喊出自己心中肯定或否定的一票,用实打实的质量给所谓品牌、名声“祛魅”。

这是个被速度追赶着的时代,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少,真正坐下来好好品尝一份食物,对待食物的欲望越来越膨胀,沉下心品尝食物的味觉却被工业制调味品、快餐式饮食文化磨削得越来越萎缩。

而那些调动所有感官,用尽传神生动的文字为一盘菜写评论的人,就算只有短短140字,只要足够中肯、真诚,也算得上是当代“食评”了。

毕竟,无论哪个时代,人间都需要“味道”。

1976年法国电影《美食家》L'aile ou la cuisse

作家陆文夫曾在《美食家》里描写一位名叫朱自治的苏州老饕,“吃了四十多年饭,从来就不是为填饱肚皮,而是为了吃点味道”。至少“吃菜要吃心,吃鱼要吃尾,吃蛋不吃黄,吃肉不吃肥”。

当代国际美食品牌的泰斗“米其林”不惜高昂成本评介世界美食,我国这些年也开始重视民间寻味,悉心描摹“舌尖上的中国”。

中餐以历史悠久、脉络源远流长闻名世界,除了菜系复杂、手艺考究以外,一种传统食物背后往往包含着超出餐食本身的文化底蕴、时代气质和痕迹。

这些,都需要对食物有责任心和敬意的手艺人,和对食物有追求的美食家,缺一不可。

所以,无论是商家还是公众,都应该明白,食客的“苛刻”背后,传递出的是一种对品牌的信赖,和一种对过往品质的青睐,如果辜负这份“苛责”,等待老字号的,也许只剩下“老”了。

还是一句话:做哪一行,都不能忘了老手艺。

 

本文转载自市井望远镜(ID:onecity1000),已获授权,版权归市井望远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收藏